作为华润啤酒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侯孝海离职的消息配资牌照查询网,成为行业内外热议的焦点。
6月27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安排原因,辞去相关职务,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多个委员会成员职务,自当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结束时生效。
华润啤酒方面表示,侯孝海辞任后,董事会主席职位将暂时悬空,直至公司委任合适继任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过渡期间董事会主席的工作及责任。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也表示,侯孝海担任华润啤酒市场总监期间推出“勇闯天涯”品牌系列,开启华润雪花啤酒高端化之路,后续又抓住机会推动华润啤酒公司重组世界著名啤酒品牌“喜力”中国业务,借助“喜力”品牌实现华润啤酒(中国)市场在高端啤酒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尽管华润啤酒的高管变动引发市场关注,但华润啤酒的转型早已超越个人英雄主义阶段。”他认为,华润啤酒系统性战略布局与制度化的组织能力,已为未来发展铺就了可持续增长的基石。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也认为,侯孝海的意义不仅在于业绩增长,更在于其战略前瞻性和变革魄力,使华润啤酒在消费升级时代持续领跑行业,更为中国啤酒行业跨越式发展,以及全球化探索创造了新理念与路径。
从区域市场开拓者到集团战略掌舵人,侯孝海的职业轨迹中,每个阶段的决策都深刻重塑着华润啤酒的发展脉络。而其主导的“白+啤”双轮战略,看似雄心勃勃的跨界布局,在现实市场的检验下,却显露出重重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6岁的侯孝海,曾任职于首钢总公司、盖洛普、百事集团。2001年,侯孝海加入华润集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担任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啤酒”)的销售发展总监及市场总监;2009年1月至2016年2月担任华润雪花啤酒贵州分公司总经理及总经理助理兼总部营销中心总经理,以及华润雪花啤酒四川分公司总经理;于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担任华润雪花啤酒总经理。
于2016年4月侯孝海获委任为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期间于华润集团及其附属或关连公司内之职务,侯孝海曾分别于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期间担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的董事,于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担任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董事及战略委员会的委员。自2023年4月20日起,侯孝海由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调任为董事会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侯孝海担任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后的三年时间里,该公司就开启了大规模的“产能优化”行动。根据中国经济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在2017年-2019年期间,华润啤酒累计关闭了30多家工厂,员工数量也从近5.7万减少至如今的2.6万人。
对于上述变化,侯孝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这是为了去包袱、强基础、蓄能量,是华润啤酒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此之后,华润啤酒逐渐被侯孝海“掌控”。期间,侯孝海提出了另一备受瞩目的决策——“白+啤”双轮战略。
在侯孝海的主导下,从2018年到2023年,华润啤酒先后收购了山西汾酒、景芝酒业、金种子酒、金沙酒业部分股权,并成为上述4家酒企的股东。
在2022年11月的年度生态伙伴大会上,侯孝海曾提到,华润啤酒在白酒业务品牌布局上的思路是“1+N”,也即“一个全国化优秀品牌+N个区域内强势龙头品牌”,各个白酒企业独立运作,协同发展。在华润啤酒的计划中,景芝白酒负责扎根山东市场,做鲁酒龙头;金种子则立足安徽,辐射周边。
而承担起“1”这个重任的酒企,大概是金沙酒业。2022年10月,华润啤酒首次透露了关于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的消息。2023年1月,华润啤酒完成了对后者股权转让的交割,将金沙酒业纳入财务合并范围。至此,这笔123亿元的收购案落下帷幕。
对于此次收购,侯孝海曾表示:“金沙这个项目对华润白酒业务来说举足轻重、意义远大。因为华润酒业进入白酒,必须有一个标志性、旗帜性、龙头性的和全国性发展的这么一个品牌和白酒基地。金沙给了华润酒业腾飞的翅膀。”
然而,事实并非尽如人意。从业绩来看,2018年到2021年,金沙酒业的销售额从5.76亿元增长至60.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7.98%。然而,这一增长势头在2022年华润啤酒入主后开始放缓。财报显示,2023年、2024年金沙酒业的营业额分别为20.83亿元、21.61亿元,这一数据较2021年该公司被收购前相比,明显大幅下降。
对此,中国酒业智库专家欧阳千里分析,华润入主金沙后,业内业外对华润充满期待,总认为华润起手会打出王炸,未曾想华润会把好牌拆开来打,以至于业绩不增反降。
事实上,业内对于侯孝海布局白酒的行为褒贬不一。在华润啤酒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润酒业正式收购金沙酒业,完成中国白酒最大并购案时,业内观点一致看好华润啤酒的资金、营销以及全国化的渠道对金沙酒业的全面赋能。
不仅如此,华润啤酒收购的另外一家酒企——景芝白酒,日子也并不好过。根据2021年1月19日亚星化学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可以看到,景芝白酒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9亿元、12.22亿元、11.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0.56亿元、0.75亿元。
景芝酒业在被收购后的业绩虽未披露,但肖竹青却表示,“侯孝海在收购家乡酒企景芝项目过程中,家乡情怀超越投资理性,收购了一家并不具备全国品牌基因和全国市场基础的景芝酒业,华润接手之后景芝市场持续萎缩,业绩大幅下滑。”
肖竹青进一步表示,而华润高位接盘湖北宜化控制的金沙酒业也是侯孝海主导的,收购完成后金沙酒业面临巨量渠道库存压力,“华润作为国企需要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而这两项收购谈不上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2024年,侯孝海已陆续退出华润系旗下多家酒企高管序列。2024年2月7日,他退出金沙酒业董事会;2月21日,卸任景芝白酒董事长;7月,拟不再担任金种子酒董事及相关职务……
如今,华润啤酒在公告中虽表示侯孝海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但如何稳定军心、重拾市场信心,带领华润啤酒走出当下业绩与战略的双重迷雾,成为摆在赵春武及整个华润啤酒管理层面前的紧迫难题。
在肖竹青看来,华润啤酒继任董事长将面临6大挑战:
1、既要有国际视野大格局还需要懂中国三四线下沉市场特性。中国啤酒市场已经成为百威英博/嘉士伯/喜力等国际巨头与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残酷竞争。对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竞争环境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华润啤酒董事长的第一能力与挑战。
2、驾驭充分市场竞争赛道上三万人华润啤酒团队快速应变的“布道”能力和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顶层管理者作风与挑战。
3、获得投资相关方信任,获得项目所在地各级政府支持,争取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信任的沟通能力和人格魅力与挑战。
4、国际化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能力。鉴于侯孝海在华润雪花啤酒董事长任期内所创造的成就难以超越,华润啤酒集团未来的增量可能在于国际化的挑战。
5、华润啤酒庞大人才体系“共启愿景,凝聚共识”的人格魅力和“使众人行”的管理魄力与挑战。
6、国际资本市场的沟通能力与挑战。
后续,华润啤酒将如何调整战略,应对啤酒与白酒业务的复杂局面?大公快消将持续关注。
爱配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